最近的專案都用Progression 4來建構,遇到了一些問題,也學到更多的實用技巧。這邊就來整理一下最近學到的東西。
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
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
AS3分享至社群網站與微網誌的兩件小事
現在的網站製作通常會有個分享到Facebook、分享到Plurk的功能。之前接一個案子發現兩個小地方:
第一:以前剛開始用這些分享機制時,找到的文件說明通常是使用javascript,呼叫Facebook或Plurk等所提供的分享程式,後面代入分享的網址、文字等。但其實也可以使用URLRequest,設定好要傳送的網址跟參數,再用navigateToURL去呼叫。這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事,我竟然最近才發現......。
第二:在有使用swfAddress,網址中有/#/的情形下,分享到Facebook後,#後面會被自動清除的問題,之前通常是寫個轉址的程式,分享的時候網址#後面的路徑把它改成一個參數,在轉址程式裡面再將它重組回去,然後轉到該頁。好處是這樣也可以順便去做動態改變顯示圖片,內文,以及計數等動作。但其實也是有辦法讓分享網址帶#的。
首先,將"/#"改成"%2F#","%2F"其實就是"/"。這樣Facebook就會保留#與後面的東西了。不過又發生一個問題,就是Facebook似乎又會在網址後面幫你多加個"/",所以"/#"就會變成"//#",這樣連結又不對了。這邊又有個小技巧,就是在網址後面,"/#"的前面,多帶一個參數,例如"?rnd=1111",這樣即使多加了一個"/",還是可以正常連結。如果將分享寫成一個function,我們可以在function裡多一段程式幫我們自動轉:
"http://www.aaa.com/#/About",
上面這段程式碼就會幫我們轉成:
"http://www.aaa.com?rnd=2845%2F#/About";
分享後,Facebook會解讀成:
"http://www.aaa.com/?rnd=2845/#/About";
".com"後面會自動多一個"/",但這不影響連結。
當然如果原本分享的網址就想帶其他參數,那就要再多點判斷了。
第一:以前剛開始用這些分享機制時,找到的文件說明通常是使用javascript,呼叫Facebook或Plurk等所提供的分享程式,後面代入分享的網址、文字等。但其實也可以使用URLRequest,設定好要傳送的網址跟參數,再用navigateToURL去呼叫。這其實是理所當然的事,我竟然最近才發現......。
第二:在有使用swfAddress,網址中有/#/的情形下,分享到Facebook後,#後面會被自動清除的問題,之前通常是寫個轉址的程式,分享的時候網址#後面的路徑把它改成一個參數,在轉址程式裡面再將它重組回去,然後轉到該頁。好處是這樣也可以順便去做動態改變顯示圖片,內文,以及計數等動作。但其實也是有辦法讓分享網址帶#的。
首先,將"/#"改成"%2F#","%2F"其實就是"/"。這樣Facebook就會保留#與後面的東西了。不過又發生一個問題,就是Facebook似乎又會在網址後面幫你多加個"/",所以"/#"就會變成"//#",這樣連結又不對了。這邊又有個小技巧,就是在網址後面,"/#"的前面,多帶一個參數,例如"?rnd=1111",這樣即使多加了一個"/",還是可以正常連結。如果將分享寫成一個function,我們可以在function裡多一段程式幫我們自動轉:
if (url.indexOf("/#") >= 0) { url = url.replace("/#", "?rnd="+String(Math.floor(Math.random()*10000))+"%2F#"); }url是我們傳進去要分享的網址,例如:
"http://www.aaa.com/#/About",
上面這段程式碼就會幫我們轉成:
"http://www.aaa.com?rnd=2845%2F#/About";
分享後,Facebook會解讀成:
"http://www.aaa.com/?rnd=2845/#/About";
".com"後面會自動多一個"/",但這不影響連結。
當然如果原本分享的網址就想帶其他參數,那就要再多點判斷了。
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
簡單談ColorMatrixFilter以及Bitmapdata.threshold()

Flash 8以後出現的一些點陣圖變化的功能非常有趣。前陣子執行一個案子,想讓使用者上傳一張圖片,然後將圖片輪廓轉成白色-透明的圖形。查了一些資料後,只要用ColorMatrixFilter以及Bitmapdata.threshold()這兩個東西就可以完成。
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
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
簡單談走訪某個DisplayObjectContainer底下的所有DisplayObject
最近遇到一個需求:在user按下某個按鈕後要讓畫面上所有的動態停下來,而且有5個檔案要這樣做,其中幾個元件還頗複雜,因為加了很多效果。顯然,要手動去停止所有MovieClip會做到死,記得之前有看過走訪某個DisplayObjectContainer底下的所有DisplayObject的範例,就是殿堂之路這本書。
簡單談用BitmapData.compare來做手畫路徑比對
有一種遊戲類型,就是電腦指定一個形狀路徑,例如一個圓,或一個方型,然後要使用者去"畫出"這個形狀。畫路徑這個比較常見,就是用一些Flash的繪圖API把路徑畫在Sprite.graphics。那畫完之後要怎麼跟指定的路徑去比對呢?可以把原有路徑(先做好圖,設定visible = false藏起來)以及user畫的路徑的BitmapData取出來,再使用BitmapData.compare去比對兩個BitmapData,就可以去做判斷。
標籤:
BitmapData,
compare
簡單談Embed字型到AS檔
簡單記錄一下Embed字型到AS檔的做法。雖然我們可以直接在主要程式裡Embed字型,可是這樣做的話,每次發佈都要多花時間。我試過光是Embed常用的Ariel的數字,發佈時間就要多5秒,這樣會拖慢開發速度。所以這邊介紹的方法分兩步:1.把Embed字型的AS檔單獨發佈成一個SWF檔。2.要用的時候再去Load這個SWF進來。如此一來,只需要花一次Compile的時間,當有多個地方需要用到這個字型檔的時候,也可以去Load同一個SWF檔。
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
半個月,還過得去~

真的感謝各方好友的支持~讓我從這個月初就一直有案子做,解除了我對於沒有穩定收入的不安。今天剛好工作告一個段落(雖然這兩天應該多少會有些修改),稍微可以喘口氣。接下來還有一堆東西要K,Android也該認真玩了。
只不過一個人工作雖然自由,但也是超悶的啊~所以不時的會往網基那邊跑,就像今天這樣,要跟我講八卦啊~~還有就是,foursquare也請努力check in,把我這個mayor擠掉吧!!
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
下一個階段?
今天是在網路基因的最後一天。離開的這件事情對很多同事來說很突然,但其實做這個決定已經半年了。這種事情也不好一天到晚掛在嘴邊,所以到最後才讓大家知道。
原因,很複雜,我也說不太清楚。簡單歸納出一點,就是覺得應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。並不是網路基因不好,而是現在的工作沒辦法帶給我太多成就感。人啊~終究還是要靠這種虛幻的情感來支撐下去。
那下一個階段是什麼?這問題我想了半年也沒有很清楚。應該不會再進入網路行銷公司,遊戲公司有考慮過,但應該也不是我想要的。短期之內會先以接案來維持生計吧~所以如果有有趣的互動網站想要外發,歡迎跟我聯絡。
前面講的好像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甚麼目標與規劃。其實我有個最終的理想,既沒有老闆,也沒有付錢要你改改改的客戶,而是自己做出有趣的東西,直接賣給使用者。這樣的機會其實越來越多,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,還有Adobe AIR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平台去達成這樣的目標。接下來除了接案以外,我會先把時間投注在Android開發上面。等累積一點資金,也會開始玩iPhone。AIR最近越來越活絡,所以可能也是個投資的方向。
就是這個樣子啦~~明天開始就要過著不知道下一筆收入會在哪裡的日子了~~
原因,很複雜,我也說不太清楚。簡單歸納出一點,就是覺得應該進入下一個階段了。並不是網路基因不好,而是現在的工作沒辦法帶給我太多成就感。人啊~終究還是要靠這種虛幻的情感來支撐下去。
那下一個階段是什麼?這問題我想了半年也沒有很清楚。應該不會再進入網路行銷公司,遊戲公司有考慮過,但應該也不是我想要的。短期之內會先以接案來維持生計吧~所以如果有有趣的互動網站想要外發,歡迎跟我聯絡。
前面講的好像我對自己的人生沒有甚麼目標與規劃。其實我有個最終的理想,既沒有老闆,也沒有付錢要你改改改的客戶,而是自己做出有趣的東西,直接賣給使用者。這樣的機會其實越來越多,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,還有Adobe AIR,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平台去達成這樣的目標。接下來除了接案以外,我會先把時間投注在Android開發上面。等累積一點資金,也會開始玩iPhone。AIR最近越來越活絡,所以可能也是個投資的方向。
就是這個樣子啦~~明天開始就要過著不知道下一筆收入會在哪裡的日子了~~
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
在Facebook粉絲專頁的Tab上使用FBJS抓取使用者uid,以及一些基本操作
之前寫了一篇使用Facebook Application在粉絲專頁上面加開一個頁籤tab,大概說明了如果要在粉絲專頁做一些進階的操作,可能需要建立一個App.來新增這個Tab。這一篇要接著再來講一些應用,介紹一些粉絲專頁常用的參數、FBJS、FBML,最後想要抓到使用者的uid,因為如果想要知道哪個user在粉絲專頁上做了甚麼,那最基本的就是要抓到uid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